沮漳踏古游

4.9点击:更多评论>

第一站:南漳县博物馆

       作为储存地方文明基因、凝结历史文化精髓的宝库,南漳县博物馆在保护南漳文物价值、承载南漳灿烂文明、传承南漳历史文化、庚续南漳红色血脉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博物馆原为徐庶庙,又称单公词、徐公祠,始建于清嘉庆元年(1796),相传东汉名士徐庶曾隐居于此为砖木结构,坐北朝南,由门楼、前厅、后殿及过廊组成两进小院。门楼三开间硬山顶,明间升高置大门。两次间立面墙上分书“虎啸”、“龙吟”行体大字。前厅、后殿均为面阔三间、进深二间的硬山顶建筑。
       博物馆的陈列基本氛围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三国文化”,以湖北寺庙风格的徐庶故里为场所,反映三国历史、徐庶生平简介、名人字画、明清碑刻拓片及古今碑刻;第二部分在博物馆,展示新石器时代至汉代出土文物,唐宋以后各时代的传世文物和地方革命史迹等。

第二站:板桥古民居

      始建于明朝崇祯元年(1628年)的板桥冯氏民居,至今仍保存完好,这座深宅大院也被当地人称为“庄园式的古建筑群”。整栋民居坐北朝南,依山就势而建,古砖、古石、古木巧妙搭配。

      其中,南方建筑风格中的白墙灰瓦、天井、马头墙,北方建筑风格中的硬山式屋顶,都在民居中一一得到体现,可谓是南北相融、交相辉映。房屋主体建筑有5栋,大小房间有105间,8100多平方米的占地面积,让我不禁感叹冯家人的“壕”气。拾级而上,梅兰竹菊的花纹随处可见,喜鹊登梅、鲤鱼跳龙门的图案活灵活现;石雕、木刻、彩绘、透雕古色古香,无不彰显出冯家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所谓“无庭院不成居”。房院之间,门庭相连,出入方便,前厅与正厅均有天井,上可采光,下可排水。)院落背后靠山,高大端方,雄健沉稳,行家称之为“读书岭”。当地盛传,此乃风水宝地,必出达官贵人。

      爱国乡贤冯哲夫于1870年出生于此,在辛亥革命期间,曾任武汉国民临时政府内务部部长、国务总监。辉煌的历史和人文底蕴,激励了一代又一代板桥人躬耕苦读,走出大山。2008年3月,冯氏民居被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第三站:板桥乡公所

      板桥乡公所为院落式建筑,东西北为两层建筑房屋,西角建有五层的碉楼。碉楼从第二层起,每层四面各设有两个内大外小的倒八字形射击孔,顶楼有一从堡内外置的小岗哨亭,供一名乡丁在那里持枪站岗,使乡公所形成了一个具有防御功能的区域政治中心。

      板桥乡公所旧址位于新集街道,周围人员密集,背后靠山,三面均为农田和居民住户,交通便利,位于镇文化中心,人文底蕴丰厚。民国时期为乡公所驻地,后又办过私塾学堂。解放后,这里作为镇办学校沿用至今,现为板桥新集中心小学。

      1937 年,时任国民党南漳板桥乡长的冯达夫,为防止匪患和大刀会,保护地方安全,修建此建筑,并把这里作为乡公所办公地点。

      2008年3月,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12月,被国家文物局公布为“重要发现”,入选全国重要新发现之一,也是湖北省三处“重要发现”之一。
游客点评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注册/登录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