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湖北省南漳县唢呐艺术(呜音喇叭)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呜音喇叭第四代传承人刘国福、刘国武。
“呜音喇叭”又称“巫音”,最早产生于春秋时期,原为宫廷音乐,据传承人说创始人为宫廷乐师师旷,后流传到民间,传统曲牌约一百多个。现主要盛行于南漳县巡检镇峡口及保康接壤地区,是楚音乐文化仅有的活态遗存,因而史学界称为楚乐的活化石。
“呜音喇叭”主奏乐器有:长号、喇叭、边鼓、凸锣、大钹、小镲、勾锣等。常用曲牌分两种情况,一是喜事用喜调,如娶亲调、虎报头、何仙姑等;二是丧事用悲调,如上山坡、叶叶落、普天落等。“呜音喇叭”对演奏曲牌遵循着严格的祖训,即“进门不吹叶叶落,出门不吹上山坡”,须按喜事的规矩和既定套路演奏,不得逾越。呜音喇叭音乐的主音是徵音,即“5”作为它的基音,曲牌以徵调式为主。史记记载,徵是旺盛、向上的意思,也是红色的意思。楚人崇拜火、尊重火神为祖先,选择徵音,符合楚人的精神。徵调式音乐,旋律热烈、欢快、活泼、轻松,如火焰跃动、热力四散。徵音五行属火,通心,五志属喜。呜音喇叭的徵调式虽然属于大调性,却显示出音色幽暗、诡谲、怪异的楚地巫音典型特征。
“呜音喇叭”主要活跃在巡检镇文家垭村、汉三村、胎平村、通城河村等5个村庄,活动踪迹在荆门、钟祥、远安、保康等交界地带广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