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襄阳市南漳县薅草锣鼓被定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薅草锣鼓传承人李树林、肖波、都启文、王顺刚。
《吕氏春秋·古乐》载,在原始社会里的一个叫“朱襄氏”的时代,“多风而阳气畜积,万物散解,果实不成”,于是人们:“作五弦瑟,以来阴气,以定群生”。到了西周时期,人们又在“作五弦瑟”基础上增加了琴、鼓之类的乐器。《诗.小雅.甫田》日:“琴瑟击鼓,以御田祖……”琴瑟击鼓,祈求田祖之恩惠,成为西周时期的习俗。
《薅草锣鼓》原始叫“敲铁”,是楚人“刀耕火种”时期集体劳作的产物。南漳人称薅草锣鼓又叫“白锣鼓”,与“夜锣鼓”形成区别。白锣鼓是为人们生产劳动表演的,一是祈求山神、田神、土地神之恩惠,保佑所耕之地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二是为田间劳作者驱除疲惫,鼓舞劳动精神。“夜锣鼓”是用来祭祀亡灵的夜歌。薅草锣鼓的歌词内容以唱古为主,涉及三皇五帝、天文地理、历史人物、民间传说、风土人情等。另外,即兴演唱也是它的一个突出的特点。声乐的演唱按本地口音行腔,是古老的原生态唱法。
薅草锣鼓是由一人敲锣一人击鼓,二人对唱的民间山歌,演变为今天的薅草锣鼓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目前,流行于南漳县长坪、肖堰、薛坪、李庙、板桥、巡检、东巩等镇,尚有曲牌30多种,艺人手抄唱词20000多字。
保护薅草锣鼓对于研究楚文化和创新民间说唱艺术具有较高的价值,对于促进社会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将产生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