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阴锣鼓

4.9点击:更多评论>

2009年,襄阳市南漳县阴锣鼓被定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阴锣鼓传承人李树林、肖波等。

祭祀亡灵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个很大的进步。阴锣鼓源于古楚文化,是一种楚文化的遗存。自楚人建都荆山以来,无论公庶,丧事俱有巫乐巫舞巫音。巫乐则是治丧用乐器,巫舞则是转丧、跳丧一类,巫音则是丧歌。在当时的社会起到了“昭孝息民,抚国家,定百姓”的 作用。现时南漳阴锣鼓在歌词内容、唱腔、唱调和程式方面逐步完善,并延续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阴锣鼓流行于南漳县长坪、九集、李庙、板桥、巡检、肖堰等镇,尚有曲牌达30多种,艺人保存的古唱本及手抄唱词达1079首,转古与还阳唱的长篇叙事词51篇,其中12部属于明清时期的刻抄本。阴锣鼓的内容是祭祀已故长辈的亡灵,形式是以歌乐伴亡。

游客点评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注册/登录
用户名: 密码: